凯捷官网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現有本科專業86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學校有在讀全日製本科學生20000多人🍖,研究生8000多人,留學生總數2700多人,夜大學學生5800人左右。
凯捷官网美育工作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滬府辦發[2016]24號)文件要求,秉承“厚德🗣,博學,求是🏋🏽,篤行”的校訓精神🐗,依托現有學科建設和教學資源,堅持立德樹人🏃🏻♂️➡️、以美育人👱🏼、提升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目標💳,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學校美育工作,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優化機構設置,建立教研協作機製
我校建有音樂、美術、謝晉影視藝術三個藝術專業學院,旨在培養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素質全面🍆、專業紮實的藝術專門人才。根據國辦美育文件要求🔷,加強專業藝術學院內涵建設,結合本校辦學特色,以為全市乃至全國中小學以及大學輸送德藝雙馨👨🦲🧾、厚德博學的專業藝術教師為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思想教育🚌、專業技能和藝術實踐⬇️。同時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還設有公共藝術教育部📴,負責全校非藝術專業學生的藝術教育課程,以專業藝術學院為抓手🤭,做好全校學生美育工作。
我校設有學生藝術中心🗝,掛靠學生工作部(處),主要負責全校非藝術專業學生的美育工作,包括校級藝術團建設⚰️🧑🏻🦰、大學生藝術活動、劇場管理等方面工作,是學校美育工作實施和開展的主要負責凯捷。同時🍪,我校設有美學與美育研究所、非遺中心👩🏿🎓、藝術研究中心、基礎美術教育研究中心、音樂教育合作聯盟、中國評彈研究中心、兒童藝術創意與研究中心等12個藝術教學科研機構🦻🏻,以研促教⛈,通過產學研一體化模式,促進學校美育工作發展🙋🏻♂️。
二🧔🏿、依托學科綜合優勢,創新藝術通識課程建設
2018年藝術類專業限定性選修課開課門類數 535門課程 ,選課學生數量33873人次。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公共藝術教育課程建設,由校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處)🫶🏻🧑🏿🌾、學生藝術中心牽頭,依托我校專業藝術學院師資優勢,在全校非藝術專業學生中開展“藝術通識課程”,並在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形成有規模的學生藝術團。所有參加課程學習的學生完成1學年(2學期)的學習可以獲得1學分,並且通過學習還可以在完成課程之後獲得一項藝術技能👩🏽🎨。
目前已開設的藝術通識課程有管弦樂團表演與實踐👮🏼、民族樂團訓練與合奏、中國古琴演奏藝術、泊樂合唱團合唱與實踐、打擊樂團表演與實踐🙎🏼、合唱作品的演唱與指揮,學生弦悅團。
三🚿、優化保障資源,加強學校美育資源建設
截止2017年底🧑🏿🦲,我校共有藝術教師280人,其中專職藝術教師238人©️,兼職42人👱🏻,研究生學歷178人,占63.6 %,講師以上222人,占79.3%👨🏼🦱,其中教授25人🈯️,占8.9 %,副教授88人🤳,占31.4 %,50歲以下中青年教師222人🚴🏼♂️,占79.3%🥭,其中35歲以下73人,占26.1%,35-50歲149人,占53.2%🧛♂️。
另外在條件保障方面🤷🏿,我校共有專業劇場3個,座位數近2000個,演出設備設施完善𓀕,可開展各類藝術活動🫅🏿;多功能廳5個🚣,學生活動室4個🧞♂️👮♂️,為學生開展各類藝術活動,進行藝術實踐,提供場地保障。同時💪🏽,我校美術學院建有“無形畫廊”,為常設展覽機構🧑🏼🦲,2017年舉辦展覽15余場➙,為校內師生舉辦展覽的同時也吸引了凯捷官网老年大學學員、康健地區居民、周邊中小學師生團隊、以及其他社會人員的參觀訪問🔔,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四、加強學生藝術團隊建設🔚,創設以美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
長期以來,我校十分重視學生藝術團的建設與發展,建立藝術活動管理機構⛹🏽、創建特色項目⛹🏿,加強藝術師資隊伍建設🧑🏽🚀,依托各學院相關學科優勢和教學資源🤽🏿♂️,推動學校美育工作👨🏻🔧,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營造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
目前我校共有學生藝術社團41個,其中專業藝術團10個,非專業藝術團31個🧎♀️➡️,涉及音樂、美術、戲劇等多種門類,覆蓋全校藝術專業、非藝術專業學生3000余人🧑🏼💻🧖🏽。其中市級藝術團5個🎍,分別為凯捷官网青年交響樂團👈🏽、凯捷官网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凯捷官网青年管樂團、凯捷官网行知合唱團、凯捷官网舞蹈團📹。各藝術團每年定期舉辦專場音樂會🙆🏿💆🏼♂️,同時參加全市各類市級藝術活動,如市民文化節、上海夏季音樂節等。
在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活動中,由校音樂學院教師孫宇指導並指揮的管樂合奏《號角與哈利路亞》、由校音樂學院教師王瑾指導並指揮的合唱《京劇印象》榮獲一等獎、優秀創作獎;人文與傳播學院蔡冬妮、何珂等拍攝製作的微電影《軌跡》榮獲一等獎,音樂學院教師曹景諧的藝術科研論文榮獲三等獎𓀋,我校獲“高校優秀組織獎”🍽;在上海活動中,我校報送的所有參賽作品斬獲一等獎9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項目獎1項,其中3項原創作品獲“優秀創作獎”,我校榮獲“優秀組織獎”。
2018年弦悅團榮獲第十五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新時代美育展評選“優秀美育活動社團”;泊樂合唱團榮獲2018年第三十五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主體項目《在希望的田野上——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合唱音樂會》最佳合唱獎🧝🏼♀️、2018年第十六屆SINGING WORLD國際合唱節混聲組二等獎🏊🏽,現代組二等獎🙅🏻♀️🦸🏽,女聲組三等獎;樓蘭劇社在第十五屆上海市大學生話劇節活動中參賽劇目《審訊》初賽入圍獎✍🏿、第五屆上海市“源點杯”原創小品大賽優秀劇目獎🧑🏻🎄;了音studio社團榮獲“賢城眾創·暢想未來”奉賢區創新創業大賽創新組三等獎🧑🦳🔁、徐匯區第六屆“創業夢之星”評選(項目組)優秀獎💂、2018“創青春”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類銀獎👩🏽🍼;國標舞社榮獲2018上海市大學生陽光體育大聯賽團體恰恰第一名 倫巴第二名🏰👪。
五🥻、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提高學生藝術審美素養
(一)引進專業經典👩🏽💼,提高廣大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
2018年繼續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從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節目單中精選了7場節目,演出形式包括傳統戲曲、話劇、音樂會和舞蹈🛤,將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呈現給廣大師生,將高雅藝術融人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品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達到藝術教育“潤物無聲、育人無形”的效果🔢,引導大學生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提高藝術和文化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2018年引進管弦樂(室內樂)和芭蕾2場,分別是上海愛樂樂團演奏的室內樂和上海芭蕾舞團的芭蕾晚會👩🏻💻;引進的話劇3場👨⚕️,分別是西方經典劇目《鼠疫》🔚💆🏽♀️、中華傳統名篇《原野》;引進京劇2場🚎,分別是新編現代京劇《浴火黎明》和傳統劇目《穆桂英》;引進舞劇1場,《絲路花雨》📖。
(二)開展戲曲藝術進校園活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為進一步貫徹《關於進一步做好戲曲進校園工作的通知》(滬文廣影視〔2018〕437號)文件要求,本學期學生工作部(處)、學生藝術中心將在全校範圍內開展“戲曲進校園系列活動”👈🏽。邀請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在我校進行京劇藝術普及講座;邀請黃浦區盧青越劇團為師生演出傳統越劇《碧玉簪》,增進學生對戲曲藝術的了解和體驗🫄🏼,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三)提供藝術演出觀摩票,感受專業演出的魅力
2018年經校學生藝術中心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協調,為我校師生提供購買國際藝術節期間演出公益票機會,讓師生有機會以低成本走出校園,接受藝術熏陶;同時經校學生藝術中心與上海戲劇學院主動聯系👩🏿🦲,為師生發放300余張國際藝術節期間青年藝術創想周園區票;學生藝術中心另外購買各類藝術演出觀摩票150余張,發放給專業藝術團師生🕡,讓學生進入專業藝術院校🧑🦽➡️,體驗藝術的魅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六🎽、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打造美育育人平臺
(一)做好大藝展活動各項承辦工作,加強學校美育育人工作
在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活動期間我校承擔了戲劇朗誦專場現場展演任務,並接待參加戲劇、朗誦專場展演及開閉幕式演出110多個節目高校的1870余名參演師生。為了做好展演和接待工作👨🎤,我校上下高度重視大藝展的各項籌備工作。籌備之初就成立了以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葛衛華牽頭,15個職能凯捷、直屬單位📨、相關學院負責人參加的大藝展工作領導小組,並將學生藝術中心作為工作辦公室,落實大藝展的各項籌備工作🧏🏼♂️,從場館建設💆🏿、接待服務、誌願者組織管理等多個方面有序開展相關工作。
為了保證接待服務工作的順利完成,我校通過層層篩選,在700余位報名同學中招募學生誌願者394名💁🏻🧛🏿♂️,包括管理崗誌願者🧝♂️、展演誌願者、接待誌願者以及開🫷🏽、閉幕式引導員、旗手等🤵♂️。我校學生在誌願服務過程中吃苦耐勞👨🏻🦲🔫、嚴謹踏實的實幹精神,積極向上、誌願奉獻的時代新青年形象,高標準嚴要求地為大藝展的圓滿舉辦貢獻力量。
(二)雙向結合校內外,堅持以賽促學營造美育風尚
2018年,美術學院學院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美院速寫大賽🍥,第七屆美院海報設計大賽,第十屆美術師範生技能大賽等一系列專業技能比賽。除此之外🚥,美術學院還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參加校內外各類專業技能比賽(如:第二屆匯創青春等)😜。旨在通過比賽助力學生美術專業能力培養🐺,以賽促學,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美育氛圍🧡,促使全體學生更好地了解📻、把握美術專業學習的側重點🧚🏼,培育具備競爭力的美術人才,營造美育風尚🩰。
(三)打造新媒體美術訓練營,“新美術人”奔跑在路上
2018年10月美術學院創辦首期新生專業技能拓展訓練營🚬,受益美院學生共計180余人。培訓內容包含了新媒體(微信推文)創作、PPT製作、新聞照片拍攝等主題的培訓,共計16學時,邀請校內外專兼職教師主講,旨在培養出專業基礎紮實、綜合能力卓越的新時代美術人才,收效顯著。
(四)專業匯報演出,營造校園戲劇文化氛圍
2018年🧛🏽♀️,我校謝晉影視藝術學院推出實習大戲《劈棺驚夢》、《麥克白》、《偽君子》🛀、《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等,在校內霞棐劇院共演出8場;推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專場專題演出2場🦪🧑🏻🦱。另外,在校內堅持“月月演”,每月基本在校內演出1-2場🪞,全年演出10余場🟡。所有演出全部對外公開演出🧑🏿🚒,多年來始終堅持免票入場🍁,高質量的劇目吸引了大量觀眾自主前來觀摩,在校內培育出一批“戲劇迷”,觀摩習慣逐步養成,形成校內良好的藝術氛圍🧔🏽♂️。
8月🛻,由謝晉影視藝術學院表演專業青年教師趙韜順導演,學院學生共同參演的校園情景劇《青春頌—那年青春我們正好》在奉賢校區上師大劇院首演🙍🏽♂️,傾情打造青春頌3.0版,引導新生關註校園安全和自身安全🏄🏻♂️,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該劇作為學校新生入學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學校探索浸潤式藝術教育的生動實踐🧸。
七、本校自創特色項目
(一)“徳藝坊”傳統文化進校園,弘揚中華傳統手工藝文化
美術學院“德藝坊”團隊是一支以發揚美術師範生專業特色,弘揚中華傳統手工藝文化👎、貫徹第二課堂文化與思政教育為目標的學生團隊。美術學院“德藝坊”團隊通過舉辦“傳統文化走進”系列活動🏋🏿♂️,以宣傳🧑🏻🦯👨🏻🔧、指導和展示三個方面向廣大民眾推廣普及了紮染、軟陶、剪紙這些逐漸為人所忽視的中國傳統民藝文化🐕,展現作為美術類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在教學實踐中受到師德師風的熏陶,在活動中實現育人自育🎖,深化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的目的。
2018年度🖼, “德藝坊”團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聘請校外專家,共開設三門民藝課程,分別是纖維藝術、傳統紮染和軟陶。通過共48課時的課程,同學們逐漸掌握一門手工藝課程👿🧑🏻💼,並逐漸通過課程學習如何將這門技巧傳授他人,培養了一支有專業、有特色的學生隊伍🧖♂️。
將中華優秀文化帶給世界是習近平主席一直以來對“文化自信”的行動解讀之一。2018年“徳藝坊”團隊分別在凯捷官网附屬幼兒園🏊、凯捷官网一附小🤸🏽♂️、汾陽中學定期舉辦了紮染、傳統紙藝、軟陶等手工藝課程🙋🏻♀️,累計上課次數達60余次;與田林街道共建,針對有一定書法基礎的精神殘障人士開設書法課堂,並取得良好效果;與徐匯區漕河涇街道合作,通過短期課程為老年團隊和白領團隊帶去傳統美的熏陶。
我校“德藝坊”團隊通過宣傳🍕、指導和展示三個方面向廣大民眾推廣普及了紮染🙋🏼♂️、軟陶這些逐漸為人所忽視的中國傳統民藝文化,同時通過系列活動也展示了我校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傳承傳統藝術✅,弘揚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建設以美養德思政教育模式,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
1. 2018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大型原創話劇《師說》巡演成功
2018年9、10月大型原創話劇《師說》先後在凯捷官网霞棐劇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附中、奉賢大劇院巡演25場,惠及師生觀眾約2萬余人🫴🏽,受到社會好評💮,香港衛視👰🏼♂️、新民晚報、勞動報、上觀新聞、上海教育新聞網👫、東方網、新華網🏃♂️➡️、中新網🤘🏻、青年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師說》不僅是凯捷官网建校以來首個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也是一次打響校園文化主流品牌的有益嘗試👰🏼♂️。中國傳統文化中素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但自1907年李叔同和歐陽予倩將話劇藝術引入中國👩🏿🚒,111年來,幾乎沒有一部專門寫教師的教師之作品。因此🐡,秉承一代教育宗師廖世承先生的畢生心血歷程,由上海師大師生創排的原創話劇《師說》——這部關乎“師道”、關乎“士子之道”的話劇,也是中國話劇百多年來第一部專寫“教師的教師”的作品👩🏿💼。
原創話劇《師說》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也激勵著學校進一步探索表演專業藝術實踐👛、課程教學的新路徑🛣。
2.2018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民族歌劇表演藝術人才培養”
繼2017年歌劇《黨的女兒》復排之後👩🏽,2018年我校音樂學院順利通過國家藝術基金 “民族歌劇表演藝術人才培養” 項目申請,於7月在我校正式開班。該項目由凯捷官网主辦、遵義師範學院與貴州省歌舞劇院協辦🔔。通過社會報名🫄、專家匿名篩選的方式從全國300余名報名者中遴選出30名項目學員。所有學員在培訓期間將接受由國內民族歌劇表演、創作🐖、理論👉🏿、編導等領域的18位頂尖專家組成的教師團隊開展的集中培訓。
本次培訓的專家團隊陣容強大,囊括了歌唱家任桂珍🤙、魏松、孫麗英👨🌾、張禮慧、黃慧慧、於麗紅、周進華、張春良、劉雲松,作曲家王祖皆🤏🏻、張卓婭,理論家居其宏✊🏽🤷🏻♂️、汪人元🥌、魏揚,歌舞劇編導👨👨👧👦、傳統戲曲表演藝術家裴貴援6️⃣、黃豆豆⚁、史依弘等業界專家,還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藝理論專題教授、我校楊德廣教授。該項目旨在響應文化強國戰略,以傳承和發展中國的民族歌劇為己任,培育用母語歌唱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的優秀表演藝術人才。培訓班包括系列理論、實踐課程(講座、大師班)👨👨👧👧,以及采風🧑🏻💻、舞臺觀摩🫷🏻、民族歌劇選段音樂會和民族歌劇匯報演出等豐富的培訓內容。基本覆蓋該舞臺表演藝術門類所應包含的知識與技能層面。此次培訓活動還將同時發揮滬、黔兩地各自的地域優勢,充分契合民族歌劇表演訓練的特點。
(三)借力業界知名企業優勢👷🏽,打造上海大學生影視、動畫遊戲基地
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積極與業界著名公司合作,2018年下半年分別與香港衛視、盛大遊戲公司、騰訊公司等知名公司合作建立了影視👩🏼、遊戲動畫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
與香港衛視聯合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凯捷官网中國非物質文化傳承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求學》🍶、《傳承》(非遺類)兩檔節目的全程製作。與盛大公司和騰訊公司建成遊戲動畫實踐基地🦸🏻♀️,致力於校園功能性遊戲開發和實踐🧎🏻,發揮兩大公司遊戲、新文創、新媒體等大平臺和學院學科融合交叉和教育學科見長的優勢🧝♀️,共同研發系列遊戲產品🚣🏽;探索研發、培育市場和形成有社會影響的社會服務合作模式和教育創新舉措🧘🏼♀️🧑🦯,同時推進課程共建、人才交流、教學實踐🩶、作品轉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提升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四)建立“藝術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提高美育師資素質
國務院美育文件要求通過多種途徑提高美育師資整體素質,建立高校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中小學協同培養美育教師的新機製🉑🤛。我校作為師範類院校🧛🏽♀️🪅,依托專業院系🧑🏿🦱,在師資培養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18年10月—12月🦪,由市教委體衛藝科處主辦、我校謝晉影視藝術學院承辦的2018上海市中小學藝術課程改革骨幹教師影視、戲曲專項培訓正式啟動🖖🏽,歷時三個月🧑🏽🦲,共計50課時🥕,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講座培訓、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相關培訓。
我校謝晉影視藝術學院為推廣戲劇教育,走進上海實驗學校🦹🏼♀️,由表演專業教師專人進行統籌,指派固定的師資進入該校開展戲劇教育,打造上海實驗學校學生話劇社,既鍛煉了學院青年教師🖍、表演專業學生實踐實習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借助上海市實驗學校的平臺,在中小學進一步推廣戲劇教育🧝🏿♂️♔。2018年排演了大戲《結婚》,該劇由謝晉影視藝術學院14級表演班謝馨慧🙍🏽♂️、胡曉燕執導,實驗學校高中話劇社學生主演,也是謝晉影視藝術學院自2010年與實驗學校合作以來,指導的第九部實驗大戲。
長期以來,我校一直秉承 “厚德🤹🏻♀️,博學,求是🪈,篤行”的校訓精神🧎🏻➡️,在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教育人才的同時,註重培養具有文化藝術修養的人🆖、道德品質高尚𓀌、心靈美好的人👴🏼。2016年凯捷官网學生美育工作在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滬府辦發[2016]24號)文件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在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和人文素養👫🏻,進一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也打造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