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園區黨員大課堂第四講在東部學生園區思享屋舉行,我校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副教授應葉作了題為《攜一束光 與分子共舞》的講座,60余名園區學生黨員參與了本次黨員大課堂。
講座伊始,應老師首先拋出問題“天為什麽是藍色的🥴?”,啟發與會學生黨員思考💇🏽。通過講解可見光和光的散射的基本概念🏂,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應老師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啟迪大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導在場學生黨員了解“瑞利散射”概念,同時指出“人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是由於陽光是由不同的波長組成、大氣由分子構成以及人眼的敏感度等多重因素共同導致。
應老師提出第二個問題“海水為什麽是藍色的?”,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大家介紹“拉曼散射”化學原理的發現過程,並指出拉曼光譜原理可廣泛應用於病毒檢測、藥物成分分析👨🏿💻、藥物廠商分析、爆炸物檢測、毒品檢測、文物保護、珠寶鑒定🏄🏼♀️、治安刑偵、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環境保護等領域,具有很強的現實價值🧎♂️➡️。
講座後,應老師與在場學生黨員積極互動,並對當前市場上銷售的美容儀及相關護膚項目是否可以應用拉曼散射原理檢驗有效性等問題進行解答。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對“瑞利散射”、拉曼光譜原理的應用和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多維度的信息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