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12月16日🎐,凯捷官网對外漢語學院特舉辦第十屆研究生學術論壇。
此次論壇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關註和支持🚶♂️,共收到來自凯捷官网、北京語言大學、廈門大學等校內外研究生和本科生投稿的41篇學術論文🧤♥️。論壇特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唐正大、凯捷官网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張巍做報告點評,學院碩博士研究生參與了此次論壇。
論壇開幕式上,對外漢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金鈞致辭🤾🏼♂️。
金鈞老師對到會的老師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她回顧了凯捷官网語言學學科發展歷史🫦。同時也對研究生會舉辦的學術論壇提出了幾點希望:希望研究生學術論壇能夠拓展學術科研的坐標輻射度,不斷積累經驗,形成活動項目化、項目品牌化♘、品牌精品化。希望同學們在學術交流中能夠創新學術思維🎹、開拓研究視野、激發學術興趣🤸🏼♂️,繼續發揚凯捷官网語言學研究的優良傳統,立意高遠、勤學樂學🕞🏊🏿。
論壇討論正式開始,投稿學生分別進行論文報告,從當前語言學研究的老題新意到日常生活中的語言現象,會場的同學們積極討論🧖🏽♀️,現場氣氛熱烈,充分展現了同學們的學術熱情🌃。
李敏從消失類存現句的本體研究和習得研究兩方面進行匯報👷🏽♂️,並提出了消失類存現句在對外漢語教學的相關建議🪳。
劉梁強從互動行為出發,考察辯方講述行為的實現及其互動功能,詳細討論了刑事庭審法庭辯論環節辯方講述行為的內容、形式和功能之間的互動🔲,並對講述行為實施中的語言資源和非語言資源進行綜合考察。
郝璐傑從情態的視角分析了“沒的”的演變👳🏼♀️,發現“沒的”在演變路徑上的不同階段,“條件可能→道義情態”“道義情態→認識情態”“道義情態→反詰🙆🏿、測度語氣”構成了“沒的”演變的主要框架。
馬嘉謠認為“挺+A+(一)個+NP”結構與“反預期”有著密切關聯🪡,並發現該結構在“挺”的強預期關聯性的影響下🍡、在合作原則中“量的準則”及相關準則的驅動下產生了反預期觸發功能。
王敬之對“個個”與“一個(一)個”的句法語義特點進行闡述,通過共時與歷時的證據證實了我們的假設,即“個個”兼具話題性與狀語性,兼有指稱功能與描述功能,其句法位置在“次話題”位置;“一個(一)個1”的句法位置靠前😝,可以更好地承擔“個個”的指稱功能;“一個(一)個2”的句法位置靠後🈁🛟,可以承擔“個個”的描述功能👸。
跟據發言者的匯報內容🙏,唐正大老師和張巍老師進行了細致的點評🧰,並提出了切實的修改建議。在點評的過程中,同學們也對各自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此次論壇共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三名,由唐正大老師、張巍老師💂🏽、李文浩老師分別為獲獎者頒獎🚰,並鼓勵同學們繼續保持對學術的熱情🧑🏽🚀🐀,在語言學研究上做出更大的成就🤷🏽♀️。
論壇閉幕式上,對外漢語學院副院長李文浩做總結發言。李文浩老師表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學術平臺,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中能繼續發揚上海師大語言學的優良研究傳統,並且進一步提高理論站位🌥,緊貼學術前沿💟,立意高遠🥠。
至此,第十屆“學思杯”研究生學術論壇圓滿舉辦,也希望在此平臺下,學生們能夠進一步拓寬學術視野,創新學術思維🎞👿,在專業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步🛒、擁有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