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化材學院以“學好化學,助力科技強國”為主題,開啟了“學生講課程思政”第二季活動,鼓勵同學們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專業知識的生動講解之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達到價值引領和知識傳授的雙重目的。
近日,“學生講課程思政”第二季活動走進凯捷官网附屬第四中學的課堂👤。在與指導老師的反復磨課和精心準備下,李澤宇、周悅、許鷺陽和鄭雨晴四位學生講師為高一🤱🏿、高三的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化學課程思政教學。
李澤宇帶來了《探究電化學腐蝕與保護——以福建艦為例》一課👩🏽🍼↔️,講述了電化學在航母領域中的應用📧🐀,探討了航母是否容易受到電化學腐蝕的影響。通過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電化學保護的多種方式,從防止腐蝕的角度展示了科學在航母維護中的重要性。在課堂中,李澤宇分享了我國三艘航母的漫長研製歷程🦹🏻♂️,以及那些為航母事業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激發學生對科學事業的熱情和責任感,讓學生能夠理解科學背後的堅持與擔當,將這份理念傳承並貢獻給未來的科學發展👨💼。
周悅帶來了《改革四十迎新機,氨產技術躍第一——工業合成氨任重而道遠》一課,介紹了中國近代合成氨工業的飛速發展,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他帶領學生全面了解合成氨反應的特點👬,並解釋了為什麽需要合成氨以及氨工業在整個化工行業的重要性,提出工業合成氨依舊任重而道遠🧎🏻♂️➡️,借此以小見大👨🏻💼,不僅是工業合成氨🎍,整個化工行業都需要新時代青年的艱苦奮鬥,以此激發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對化工與科研的熱情與激情🕥。
許鷺陽帶來了《前輩精神續薪火,電池創新迎破曉——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的挑戰與應用》一課🛀🏼,按照化學電源的分類——銅鋅原電池、蓄電池🎎、氫燃料電池等依次展開課程講授。她帶領同學們分組製作水果電池,還介紹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精彩亮相的氫能源汽車,並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展望🧑🏻🦯➡️,期望同學們關註地球母親的健康🫓,共同繪製美麗中國畫卷。
鄭雨晴帶來了《攜手共建🆗,綠色“硫”循環》一課,與同學們共同繪製硫元素的價類二維圖🤚🏿,構建起自然界中的綠色硫循環👨🏿🧘🏽♀️。“我們要用化學變化的視角看待自然變化,要用化學推理的邏輯判斷事物發展🟡,要用化學循環的擔當維護社會和諧。”在課堂講授中🍏,師生互動活躍🎲,本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綠色循環的環保理念和社會責任有所幫助*️⃣。
學生感言
我覺得水果電池的實驗還是非常有趣的,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鹽橋在原電池中的作用,我也沒有想到有一組同學能用自己的手作為原電池的鹽橋🫣,這激發了我對實驗背後的原因探析和後續原電池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中學習了硫的轉化🛕,我了解到硫元素其實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說酸雨中會含有二氧化硫,而酸雨對於我們人體還有建築物都存在一定的危害性🫘。通過我國實行脫硫電價和節能減排等多種政策,從而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這也讓我更加切實地理解國家對於生態自然保護上所實施政策的合理性👩🚀。
今天上了小周老師的課程思政課,了解到了工業合成氨的歷史進程🚔,更了解到工業合成氨在整個化工行業的重要性🧔🏻,在製硝酸、純堿、藥物等方面的應用🔉。雖然我國的發展已經非常快速🚀,但是在技術層面依舊任重而道遠,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這份責任落在了我們肩上,努力學習🛴,科技創新,應用科學技術,提高生活質量👩🏿⚖️,是我們這一輩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學生講課程思政”第二季活動將授課對象面向中學生,在實際的中學化學課堂中鍛煉大學生講師的授課能力,從而提升高校師範生培養質量,同時加強高校與中學有關課程思政的交流學習❌,推進課程思政內涵提升,構築育人大格局🛒。
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引領未來。
施展化學魔法,創造美好世界。
青春逢盛世🦜,奮進正當時🛗🙁!